下屬犯錯通常有兩種情況,一種是辦事不認真導致的犯錯,員工本身就態(tài)度不端正。一種是下屬已經(jīng)很努力了,但是還是經(jīng)常犯錯。對待第一種情況,一定要想辦法讓員工做事端正態(tài)度,給予多次機會還是相同態(tài)度的話,就可以采用適當?shù)膽土P來達到目的。對待第二種就另當別論了。
一個好的領導要給下屬傳遞出一種思想:不怕犯錯,但是犯錯后敢于承認,并且吸取教訓后及時能加以改正就可以。但是領導如果不去了解情況盲目懲罰,這時候下屬如果犯錯就會第一時間急于隱瞞,這樣領導就無法了解真實情況,時間長了小問題累計成為大問題就更加麻煩了。那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去做呢?
1. 抓住典型,批評帶頭犯錯的
員工犯錯一定不要群體性的批評他們,這樣可能會引起員工的反抗情緒。我們可以針對團隊犯錯過程中起帶頭作用的人,看誰的行為最嚴重,選擇性的批評,這樣其他人也會反省自己。一定不要帶動整體員工的情緒,團隊中大家是有凝聚力的,我們?nèi)绻褕F隊放到了自己的對立面,很快他們將會報團取暖,很可能出現(xiàn)不可控的局面。
2. 批評要說具體的事,而不是說具體的人
舉一個簡單的例子:一位員工上班的時候趴在桌子上睡覺,被你發(fā)現(xiàn)了,該如何處理?
我們經(jīng)常會聽見領導這樣說:“最近我發(fā)現(xiàn)某些員工上班時間睡覺,這個事情是很嚴重的,違反了公司規(guī)定,還耽誤了自己和團隊的工作,但是哪些員工我就不說了,希望這些員工引以為戒,下不為例!”這樣的說法給犯錯的員工敲響了警鐘,還給員工留足了尊嚴。
3.了解事件前因后果
下屬如若做錯事情,上級提出評論,責令整改。但是作為上級 ,一定首先要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,掌握整體狀況,當讓下屬了解了問題所在后,我們要細心聆聽他的修正方案。領導還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修正方案,并且明確告訴他你的期望是什么。